武汉市东西湖区地处长江左岸,是爱游戏第一品牌武汉市西北部由汉江、汉北河及府环河汇合而成的爱游戏官网app约500平方公里的区域。它是爱游戏博彩平台六大新城中距离汉口最近、交通条件最优越的新城,水、铁、空、公四大交通枢纽在此叠加;坐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其他爱游戏体育六大新城相比,产业外向度最高、产业类型独特,以环境友好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极具发展潜力;汉江、府河东南环抱,金银湖、杜公湖、金银潭、巨龙湖散布其间,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无与伦比;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东方马城、高尔夫俱乐部、海昌极地海洋世界等旅游项目独领风骚。
如何保持东西湖区发展优势,既拓展西部临空经济区基础产业链的延伸,又谋求自主创新和现代服务的突破,同时加强对旅游层级和环境品质的提升?自2014年起,东西湖区启动了爱游戏赌博网站滨湖生态新城的开发建设研究,研究的核心是爱游戏通过该区域由生产型向现代服务型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进而整合区域用地和产业布局,同时实现区域内滨水空间资源重组与提升。
滨湖生态新城战略定位
东西湖区滨湖生态新城规划,瞄准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依托优越生态环境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临空经济、商务金融服务、滨水生态旅游,打造华中地区绿色商务科技城、国际滨水赛事旅游城、武汉和谐生态宜居城。
规划结合可开发用地在巨龙湖和泾河两侧集中、开发空间广阔、自然景观环境优越的特点,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组团基础上,提出滨湖生态新城“三湖四组、十字拓展,一核四心、聚合发展”的空间结构,即在吴家山老城中心北侧新建吴家山新城中心,破解老城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同时围绕杜公湖、巨龙湖、金银湖分别发展三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城市组团,形成一主四辅的聚合发展模式。
在空间发展格局基础上,结合滨湖生态新城生态环境基础提出“内服务、中产业、外生态”的功能圈层发展结构,内圈层主要发展商务服务、旅游服务、行政办公和居住功能;中圈层主要发展创新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外圈层主要发展观光农业和绿色经济。形成吴家山新城行政商务板块、金银湖居住生活板块等九大功能板块。
依托三湖塑气质新城
规划本着做好水文章、构筑增长极、提升整体带动辐射力的原则,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明晰景观格局,打造印象新城。结合杜公湖、巨龙湖、金银湖三处重要水景资源,依托新城中心建设契机,提出“一核塑新貌,三湖映新城;两带织水城,一环展美景”的景观结构。通过“塑”和“串”两个规划策略,将景观风貌构建与旅游梳理有机融合,共同构筑旅游增长极。
第二,依托新城核心,塑现代新貌。新城核心区将形成集商务总部和智慧展示功能为一体,突出智慧创新、科技会议的财智高地。在空间塑造上营造城市新地标,引入高端商务、综合性商业、金融服务业、信息科技业等产业项目。重点建设泾河南岸,打造泾河明珠、政务中心两个项目。
第三,依托三湖,塑气质新城。结合城市功能集水体自然禀赋,提炼出巨龙湖激情动感、杜公湖自然清秀、金银湖文化静谧的独特气质,秉承气质将区域划分为五个旅游板块。其中金银湖赛事游板块,展现国际化气质,注重展现都市活力文化生活,着重引入国际化赛事娱乐项目;金银潭休闲游板块,展现新锐现代气质,着重增加主题创意体验项目,深化发展“武汉极地海洋世界、武汉城市客厅”两个项目;巨龙湖生态旅游板块,
展现风情小镇气质,打造生态、异域风情的小镇水乡,结合湖湾生态注入水乡休闲乐园、传统水乡文化小镇等五个项目;古镇游板块,展现楚风遗韵气质,整合柏泉古镇文化资源,深化发展柏泉古镇、杜公映景等三个楚文化项目;商务游板块,展现现代都市气质,重点打造小资左岸风情画廊,结合泾河两岸水湾公园打造泾源天地、左岸湾等三处项目。
第四,梳理旅游体系,织魅力水城。通过串联泾河、府河沿岸资源,架起水游这条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示游线,泾河两岸近景塑小资风情、中景塑新城现代建筑风貌、远景展城水交融的整体活力,府河结合城内水体与府河汇合处及河湾良好腹地着重展现天然生态浅滩的画卷。
滨湖生态新城已形成外环高速、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107国道等高等级道路,与汉口、汉阳、天河机场联系便捷。区域内部主干路基本形成,轨道一号线已建成通车,便捷联系主城区。但区域内仍存在快速交通切割城市用地、老城交通不畅、新城路网不足、道路规划与城市景观风貌结合不佳、公共交通与静态交通设施不足等问题。结合以上问题,规划本着对接“大交通”、打通“关键点”、强化区域交通优势、优化自身交通环境的原则,提出构建“快、特、常、公”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即通过三环线、四环线、市外环绕城公路和硚孝高速形成“三纵一环”的快速路系统,加强纵向主干道与快速路的衔接。以快速路和主干道进行功能区的划分,尽量减少快速交通对城市功能的分割干扰。在每个功能区内部构建岛状交通稳静区,加密内部路网。构建十字形景观路、环形旅游通道、金径绿岛组成的特色交通体系,结合城市功能进行滨水道路的整体改制,提升道路景观,加强城市亲水性。
滨湖生态新城位于府河生态绿楔、汉江生态走廊之间,基本生态框架已形成。现状水资源丰富、生态基础极佳。但快速城市化逐渐蚕食生态空间,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被城市建设所阻断,生态空间与城市界面之间缺少过渡,与市民生活关联紧密的小型生态空间缺乏。
规划本着梳理水岸线,构筑生态网,打造绿色、生态、永续公园城的原则。首先梳理水岸线,连通三大水体。依托府河、黄狮海构筑生态水体通廊,贯通金银湖、巨龙湖、杜公湖三大水体。第二打造多样性的生态驳岸,结合滨水区城市功能和环境风格特征,提出水岸生活、旅游文化、休闲服务、绿化生态等四大主题驳岸。第三构筑生态网,打造公园城。为打通生态通廊,规划结合泾河、黄狮海等自然河渠将金银湖、杜公湖进行联通,提高区域水系的自净、调蓄能力;利用城市绿地和景观通廊形成网状生态系统;同时将部分滨水指标转移至街区内部,设置小规模、广覆盖的绿化生态板块。第四,多级绿地营建“生态城”,在现有公园基础上,结合生态网络节点,通过主题植入保障开发,增设小型片区级游园,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形成1个国家公园、2个市区级公园、9个片区级游园的公园系统。
城市滨水地区是景观资源丰富、潜在价值很高的区域。同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设计已经逐步成长为参与城市管理,推动并引导城市建设的有力手段。编制该规划为东西湖区东部滨水区域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城市设计走向管理、走向市场,遵从经济规律,延续地方文化特色,合理安排开发时序,以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利益的共赢。对提升东西湖区城市品牌和打造核心竞争力,把东西湖建设成为武汉乃至湖北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吴凯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郭建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建设局;龚君卓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江苏城市规划》2016年第3期)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